本帖最后由 yjcmwgk 于 2016-4-22 08:26 编辑
北科大化生学院,试图搞个《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任务交给我了。 这是一门面对大三的,化学化工类本科生,专选课。
我拟了个教学大纲,各位提提意见? 谢谢哦!
还有几个问题啊,设想,你就是大三的本科生。现在开始选择:
(1) 设想,你就是大三的本科生。站在这个角度上看问题,教学内容是否合适? A 内容太多了 B 内容有点多啊 C 刚刚好 D 内容有些单薄啊 E 内容太单薄了,都不够我一周的量
(2) 作为一个大三的本科生,你觉得: A 内容挺偏啊,大部分内容不是我感兴趣的 B 内容有点偏啊,部分内容不是我感兴趣的 C 我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
(3) 作为一个大三的本科生,你觉得: A 我有百分之百的概率选择这门课程 B 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选这门课吧 C 百分之五十左右吧,看情况 D 百分之二三十吧,毕竟太多数学和计算机内容了,我怕我上不成 E 除非没别的课可选了,我才会选这门课 F 打死我也不选这门课
(4) 假设有一个一百人的化学班儿,这个班儿里: B 我觉得会有七八十人选这门课 B 我觉得会有五十人左右选这门课 C 别想了,顶多三十人选这门课 D 这门课根本开不出来,因为选课人数肯定会低于十人
Ø 开课院系: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Ø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Ø 适用专业:化学相关专业。 Ø 考核方式:考查。 Ø 课内总学时:32。 Ø 学分:2。 Ø 理论授课学时:16。 Ø 实验学时:0。 Ø 设计学时:0。 Ø 上机学时:16。 Ø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一、教学目的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与化学、应用化学、化工等学科的不断交叉、渗透与整合, 现代计算机技术正在上述专业的科研、生产、教学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化学、应用化学、化工专业的应用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办公、图形处理等范围。在化学品开发、反应机理研究、设备设计、过程控制、工艺优化、辅助教学等领域,计算化学和计算化学工程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化学、应用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和科研人员,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学习、科研、 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己成为必备的基本技能。 本门课程以实际应用例子为对象,在叙述和分析中将文献检索与管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化学化工图形与图像处理、化学化工相关计算等内容紧密结合,通过学习,使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领域一些常见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并对化学化工类常用软件有较好的了解和掌握,是化学类各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重点:
Ø 掌握化学数据处理方式。主要让学生化学计量学主要内容。 Ø 掌握二维和三维化学绘图技术和科学制表技术。 Ø 了解量子化学计算基本原理。 Ø 了解分子力学计算基本原理。 Ø 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课程难点:
Ø 数理统计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Ø 亲自动手编程解决化学问题。
3.能力培养要求:
Ø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有较深入的认识和掌握,对计算机化学中的科研发展前沿领域有所了解,培养计算机化学的方法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学时与内容
绪论课,占用1学时;相关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复习,占用6学时;化学计量学相关的课程,占用11学时;化学图文设计,占用2学时;量子化学和分子模拟计算相关课程,占用10学时;最后有考查,占用2学时。具体如下:
1. 绪论 (理论课1学时,上机课0学时)
Ø 了解计算机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Ø 了解相关科研前沿。 Ø 了解本学科与专业及生产的关系。 Ø 掌握学习方法和要求。
2. 相关数学知识准备与计算机知识准备(理论课4学时,上机课2学时)
Ø 常微分方程与偏微分方程。 Ø 迭代法解方程。 Ø 矩阵运算。 Ø 数学模型简介。 Ø Fortran简介。 Ø Matlab简介。 Ø SPSS简介。
3. 化学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计算(理论课2学时,上机课2学时)
Ø 数理统计与统计分析在化学中的应用。 Ø 简单相关分析。 Ø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 Ø 复相关分析。 Ø 化学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案例。 Ø 用计算机进行化学实验数据处理。
4. 回归分析及应用(理论课1.5学时,上机课2学时)
Ø 回归分析在化学中的应用。 Ø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Ø 多元线性回复分析。 Ø 可以化简成多元线性回归的问题。 Ø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 Ø 用计算机实现化学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5. 主成分分析及其在回归分析中的应用(理论课1.5学时,上机课2学时)
Ø 主成分分析在化学中的应用。 Ø 主成分回归。 Ø 偏最小二乘回归。 Ø 用计算机实现化学实验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6. 化学图文设计(理论课0学时,上机课2学时)
Ø 绘制平面分子式。 Ø 搭建立体分子模型。 Ø 科学制表。 Ø 从表格到图像。
7. 量子化学计算简介(理论课4学时,上机课4学时)
Ø 量子化学计算简介。 Ø 分子构型的优化和振动频率简介。 Ø 分子电子结构与电子跃迁分析简介。 Ø 波函数分析简介。 Ø 量子化学模拟反应历程简介。
8. 分子模拟计算简介(理论课1学时,上机课1学时)
Ø 分子模拟原理简介。 Ø 分子力场简介。 Ø 分子动力学简介。
9. 考察(2学时)
Ø 在教师监督下,独立完成一份课程论文(用纸笔完成)或课程设计(在计算机上完成)。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考查课的考核方式。 Ø 平时成绩:平时作业与课堂互动,占50%。 Ø 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俗称“大作业”,要求独立完成,占50%。
五、参考书
Ø 倪力军、张立国编,《基础化学计量学及其应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Ø 聂长明、廖立夫主编,《计算化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Ø 刘江燕、武书彬编,《化学图文设计与分子模拟计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Ø 丛培盛、朱仲良、许新华、曹同成、柴晓兰编,《计算机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出版。 Ø 叶卫平主编,《Origin9.1科技绘图及数据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 Ø 范波涛、张瑞生编,《计算机化学与分子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Ø 张若愚编,《Python科学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Ø 白海波编,《Fortran程序设计权威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出版。 Ø 张志刚、刘丽梅、朱婧、王兵团编,《Matlab与数学实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