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老师好,我刚开始接触第一性原理AIMD的计算,体系是C面的氧化铝/氯化钾水溶液固液界面。我初步学习了卢天老师的CP2K讲义,并大量浏览了站内的相关AIMD计算的帖子(如SCF难收敛等相关问题),目前完成了如下附件中的inp文件,想请教大家我的计算设置是否有明显不合理以及可以极大改进的地方。同时我目前在64/节点的超算上进行计算(目前仅用一个结点),计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这个是我初始一些步骤的迭代过程。
我的实现过程是:
1、MS建模、LAMMPS简单跑3ns的NVT MD,然后再放入cp2K做aimd(固定底部一层氧化铝);
2、revPBE-D3,DZVP-MOLOPT-SR-GTH
3、其他参数请详见附件的inp
请问:
1、目前的inp文件是否有显著不合理的地方 以及哪里可以优化;
2、我目前模型上面留下真空位置,是因为想避免周期PBC计算时候的影响,但是个人体会这个真空层会导致计算很慢(目前30埃米),如果还是想讨论这个界面,我把模型改成上下两个氧化铝晶面 中间夹着氯化钾溶液,是否会算的效率更好;
3、组里计算经费较充足,请问多少核的计算是比较迅速且合理的呢
4、我刚刚跑了几步,但是出现了一些奇怪了构型,如图中所示(没有显示铝原子),一些H会钻进氧化铝内部等,请问这些是我inp脚本存在明显问题,还是平衡阶段的正常现象,以及应该如何如理呢?
烦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