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629|回复 Reply: 4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CP2K] QMMM计算报错“CPASSERT failed”

[复制链接 Copy URL]

24

帖子

0

威望

285

eV
积分
309

Level 3 能力者

本帖最后由 liu256136 于 2024-12-25 14:12 编辑

我的体系是Fe-Mn-S三元系,主要关注Mn和S,Fe更多的是起到溶剂的作用。我尝试过将Fe的基组从DZVP更换为SZV,但是还是偏慢,所以想尝试对Fe使用MM方法减小耗时。
但是一直报“CPASSERT failed”的错误,也尝试过CP2K官网上的faq:cholesky_decomp_failed [CP2K Open Source Molecular Dynamics ]方法,但是还是不行。
麻烦各位大佬答疑解惑
FeMnS-QMMM.inp (20.7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 FeMnS-QMMM.out (7.77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0) FeC.eam (266.1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1)

893

帖子

3

威望

1684

eV
积分
2637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2#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25 14:26:2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先不说计算如何,这个混沌无序的初始结构是怎么构建的,有没有化学意义……?

√546=23.36664289109

24

帖子

0

威望

285

eV
积分
309

Level 3 能力者

3#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25 14:36:4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4-12-25 14:26
先不说计算如何,这个混沌无序的初始结构是怎么构建的,有没有化学意义……?

您好,这个从Fe里面随机替换的Mn和S,近似模拟一个钢液的状态,所以Mn和S就是偏向于无序的。另外其实这个结构我也用DFT优化过了,DFT是跑起来没问题的。

893

帖子

3

威望

1684

eV
积分
2637

Level 5 (御坂)

傻傻的木瓜

4#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25 15:16:0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liu256136 发表于 2024-12-25 14:36
您好,这个从Fe里面随机替换的Mn和S,近似模拟一个钢液的状态,所以Mn和S就是偏向于无序的。另外其实这个 ...

这是要模拟高温钢液冷却形成无定形合金的过程?直接取个无序的结构做几何优化显然很难收敛,就算收敛了得到的结构多半也是能量过高的局部极小点,所以我会好奇有没有化学意义。另外如果原先是纯铁体系,直接替换原子种类肯定也得不到合理的电子状态(哪怕是作为几何优化初猜也很糟)。

或许更好的方法是构建掺杂的铁结构超胞,做升温熔化再缓慢降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再把退火完的结构拿去几何优化。DFT耗时过长先考虑解决SCF收敛问题(参考社长博文http://sobereva.com/665),不行的话还有GFN1-xTB可以尝试;做分子力学模拟得找适合Fe-Mn-S体系的EAM多体势凑齐所有参数,不比DFT计算简单多少,而且此时用LAMMPS还可能更合适。
√546=23.36664289109

24

帖子

0

威望

285

eV
积分
309

Level 3 能力者

5#
 楼主 Author| 发表于 Post on 2024-12-25 15:44:2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Uus/pMeC6H4-/キ 发表于 2024-12-25 15:16
这是要模拟高温钢液冷却形成无定形合金的过程?直接取个无序的结构做几何优化显然很难收敛,就算收敛了得 ...

首先感谢您的耐心回复,这个Fe-Mn-S其实仅仅只是一部分,实际上我的模型中还有别的物质作为固态基底,想去观察Mn和S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于Fe-Mn-S结构的优化,我最初确实是使用xTB方法跑过一段时间的高温分子动力学,然后切换为DFT方法开始结构优化。结构优化初期其实还是无法顺利收敛,这个可能确实是OT方法的限制,几乎是纯金属体系,所以按照社长的帖子尝试了DFT+U,顺利收敛后,使用波函数作为初猜,去掉DFT+U然后继续进行的结构优化。
当然其实这个结构是不是位于势能面最低其实对我的研究,影响不大。

有关这个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我最初其实是做经典分子动力学,但是确实是由于势函数限制的问题,不得已尝试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并且,我的研究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吸附的问题,在一些文献的对比中,使用DZVP的基组和TZV2P的基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我只能尝试缩减Fe这部分的计算量。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4:52 , Processed in 0.73913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