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关注的一个体系涉及到磁性的问题,有很多疑点,希望在这里可以得到解答,具体着这样的:文献中通过计算得出LiFeSO4F和FeSO4F都具有反铁磁性的基态,磁矩分别是3.79μB和4.31μB,
然后说之所以表现反铁磁性是和过渡金属Fe有关,而测出的磁矩与通过Fe离子的电子组态按洪特规则计算得出的相符合,对比如下
然后看固体物理的书知道产生磁性的根本原因是电子的自旋运动、电子的轨道运动和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分别产生电子自旋磁矩、电子轨道磁矩和核自旋磁矩(可忽略)。电子运动的磁距一般是轨道磁距和自旋磁矩的矢量和。区分不同磁性如下图所示:
文献的三种反铁磁性配置:
以下是我的问题:
1、平常说的O2分子的磁性和材料的磁性有什么区别?
2、磁性材料所表现的磁性是一种宏观概念,而原子的电子组态或者说电子运动的磁距是微观概念,二者是如何联系的?Fe2+和Fe3+都具有磁矩,这与整个材料的磁矩是怎么联系的?图7.2中的磁序排列和磁性配置相对应吗,不清楚每个原子的磁性和总体表现的磁性什么联系?
3、文献中用VASP计算这两个材料,给出的参数如下
这个是优化的时候就需要设置磁性吗,VASP中磁性怎么设呢?还有是不是这两个结构优化后的所有相关计算都要继续设置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