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Views: 15087|回复 Reply: 12
打印 Print 上一主题 Last thread 下一主题 Next thread

[综合交流] Interaction Entropy:相互作用熵

[复制链接 Copy URL]

64

帖子

0

威望

3132

eV
积分
3196

Level 5 (御坂)

本帖最后由 puzhongji 于 2019-7-28 22:13 编辑

        蛋白质-配体结合自由能的高效和可靠计算是计算生物学中的重大挑战,并且在药物设计和其他分子识别问题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用于精确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自由能的最严格方法是FEP和TI。然而,使用FEP或TI方法进行蛋白质-配体结合的自由能计算极其困难;由于必须模拟系统的许多非物理中间状态,因此两者都可能过于昂贵并且很难以数字方式收敛。LIE方法是另一类方法,其中相互作用能量与可调参数一起用于估计蛋白质-配体结合自由能。这类方法通常适用于具有类似交互特征的系统。相比之下,MM/PBSA方法使用隐式溶剂模型来计算溶剂化能量,结合显式水中的MD模拟以获得结合自由能的气相组分,对于计算结合自由能的实际应用更为普遍。然而,MM/PBSA方法中的主要问题是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中的熵变。目前的MM/PBSA方法通过使用Normal mode方法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的熵变化,该方法本质上是近似的,在计算中非常昂贵,并且通常对于蛋白质-配体结合是不可靠的。因此,许多使用MM/PBSA方法的应用只是忽略了蛋白质-配体结合的熵变计算,从而使计算的自由能更加不确定。因此目前的主要挑战在于计算熵对蛋白质-配体结合或相互作用系统的贡献。
        在本文中,介绍一下张增辉教授的相互作用熵的方法,该方法在理论上是严格的,计算上有效的,并且在数值上可靠地用于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和其他相互作用过程中熵对自由能的贡献。该方法直接从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结合自由能的熵组分(相互作用熵或-TΔS),无需任何额外的计算成本。

      注意,Normal mode用于计算绝对熵,因此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而IE方法仅适用于计算蛋白质-配体结合前后的相对熵或熵变或类似的主客问题。


其中Ep、El和 Ew 分别是蛋白质、配体和水的内能;Eplint,Epwint , and Elwint 分别是蛋白-配体、蛋白-水和配体-水的内能。⟨Eplint⟩是蛋白配体反应能的系综平均, ΔEplint= Eplint − ⟨Eplint⟩ 是蛋白质−配体相互作用能量在平均能量附近的波动。因此,相互作用熵定义为:

可以通过MD模拟上的平均来评估相关的系综平均值。

参考文献:

1. Duan, L.; Liu, X.; Zhang, J. Z. H., InteractionEntropy: A New Paradigm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Reliable Computation ofProtein-Ligand Binding Free Energy. Journal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6,138 (17), 5722-5728.

2. Serapian, S. A.; van der Kamp, M. W., Unpickingthe Cause of Stereoselectivity in Actinorhodin Ketoreductase Variants withAtomistic Simulations. ACS Catalysis 2019, 9 (3), 2381-2394.


本人第一次发帖,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感兴趣的老师私信交流。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2
eV +4 收起 理由
Reason
卡开发发 + 2 хорошо!
冷血 + 2 好物!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325

帖子

0

威望

2922

eV
积分
3247

Level 5 (御坂)

计算化学路人甲

2#
发表于 Post on 2019-7-28 21:54:2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提示一下,你提到的几个公式是路径,看不到图片。

157

帖子

0

威望

4344

eV
积分
4501

Level 6 (一方通行)

3#
发表于 Post on 2019-7-28 23:38:3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请问,上式中的 K 和 β分别是什么?

1149

帖子

6

威望

6629

eV
积分
7898

Level 6 (一方通行)

4#
发表于 Post on 2019-7-28 23:47:3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fhh2626 于 2019-7-29 00:07 编辑

这个方法推导的时候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混在一起弄成系综平均了,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相等的时候那个公式才满足。。。在一些docking的情况下应该可以用吧,分子模拟的话这个近似恐怕太严厉了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1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1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212

帖子

0

威望

2452

eV
积分
2664

Level 5 (御坂)

埋進雨裡聽海的呼吸

5#
发表于 Post on 2019-7-29 10:40:20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fhh2626 发表于 2019-7-28 23:47
这个方法推导的时候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混在一起弄成系综平均了,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 ...

老师,您这里的“这个近似恐怕太严厉了”是该近似导致的误差会偏大对吧?
奔跑吧 驕傲的少年

1

帖子

0

威望

13

eV
积分
14

Level 1 能力者

6#
发表于 Post on 2020-3-9 14:28:02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cesc2020 于 2020-3-16 09:28 编辑

写的挺好

47

帖子

0

威望

201

eV
积分
248

Level 3 能力者

7#
发表于 Post on 2020-6-12 15:53:05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请问这里的K和β是什么?

11

帖子

0

威望

345

eV
积分
356

Level 3 能力者

8#
发表于 Post on 2021-1-6 15:10:39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zheny1379 于 2021-11-24 10:40 编辑

相互作用熵计算过程 要先看懂原文

11

帖子

0

威望

45

eV
积分
56

Level 2 能力者

9#
发表于 Post on 2021-1-8 16:40:44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zheny1379 发表于 2021-1-6 15:10
相互作用熵计算过程 用python脚本实现 如有需要 请联系我

老师好。计算相互作用熵的python脚本可以发一份给我吗?万分感谢。我的邮箱:zhou0128@e.ntu.edu.sg

11

帖子

0

威望

345

eV
积分
356

Level 3 能力者

10#
发表于 Post on 2021-1-15 22:02:1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本帖最后由 zheny1379 于 2021-11-24 09:56 编辑
xiaotianzhou 发表于 2021-1-8 16:40
老师好。计算相互作用熵的python脚本可以发一份给我吗?万分感谢。我的邮箱:


7

帖子

0

威望

37

eV
积分
44

Level 2 能力者

11#
发表于 Post on 2021-10-27 11:06:06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zheny1379 发表于 2021-1-15 22:02
可以加我qq:1965759414  相互交流一下

您好,我最近在学习ASIE方法的使用,可以向您请教一下吗?我已经在qq上向您申请好友了,麻烦通过一下可以吗?不好意思打扰了。

1

帖子

0

威望

33

eV
积分
34

Level 2 能力者

12#
发表于 Post on 2023-12-6 19:43:11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为何没有回复?

1

帖子

0

威望

7

eV
积分
8

Level 1 能力者

13#
发表于 Post on 2024-5-8 11:46:17 | 只看该作者 Only view this author
xiaotianzhou 发表于 2021-1-8 16:40
老师好。计算相互作用熵的python脚本可以发一份给我吗?万分感谢。我的邮箱:

老师好,可以把相互作用熵的python脚本实现分享一份吗?谢谢您!我的邮箱:1570365086@qq.com

本版积分规则 Credits rule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3 12:08 , Processed in 0.236196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