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用CASTEP模拟了Al吸附在Fe2O3(0001)面上得结构,想用差分电荷密度解释一下Al原子与表面O原子成键,但是做出来得差分电荷密度图不太好,请问应该怎么修改?
另外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1,吸附结构优化后,我用Build-Bondsp-calculate,Al原子与表面O成键了,而表面O原子与底层Fe原子断键了。我主要是想强调一下Al原子吸附后与表面O有作用,不知道用Bonds这个功能正确吗?
2,我计算了Mulliken电荷,在输出文件中读取“Atomic Populations(Mulliken)”下面得结果。Al的Charge为1.31,spin 为0.23 hbar,是否就认为Al的Mulliken是1.31,磁矩是0.23 ub,Al原子失去了1.31电子呢?这样正确吗?
3,导入electron density different 后,Al原子附近没有出现电子云,这不合理啊,应该怎么弄呢?
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
|
-
吸附结构.png
(42.96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0)
吸附结构
-
Mulliken.png
(10.05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1)
-
差分电荷图.png
(90.49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