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K在催化剂表面的成键问题

查看数: 9900 | 评论数: 8 | 收藏 Add to favorites 1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11-30 16:09

正文摘要:

我计算了一个K原子在多个CoMoS表面上的吸附。CoMoS就是用Co原子替换MoS2边缘上的Mo原子。有老师质疑K为什么会和Co或者Mo成键;K为什么有这么多键。 这个应该怎么解释呢?VASP计算出来的吸附能放热3eV左右。

回复 Reply

ztchem 发表于 Post on 2017-12-4 17:14:06
在VASP中怎样设定同一元素的不同价态呢?比如Fe2+和Fe3+。类似的对于K和K+应该怎样处理?
lc00 发表于 Post on 2017-12-2 16:48:58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7-11-30 18:32
(1)K原子本身就很不稳定,遇到稳定环境能量当然会剧烈变化。算吸附能的时候不能按照气态K原子来作为参考 ...

K是以盐的形式加到催化剂中的,但是好几篇文章通过各种分析,最后都是采用的K原子进行计算。
ggdh 发表于 Post on 2017-11-30 21:36:06
本帖最后由 ggdh 于 2017-11-30 21:39 编辑
lc00 发表于 2017-11-30 16:26
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分析呢,我可以直接把所有的K-Co或者K-Mo成键删掉,只保留K-S键。

K在半导体表面,肯定都是离子键。静电作用。必然是跟电负性大的S作用。跟金属作用基本不可能。
所以你跟S连起来表示离子键。或者都不连表示静电吸附。
你最好是算个电荷标一下。
问出这个问题的老师估计不是搞计算的。所以怎么表示其实都是给外行看的。

卡开发发 发表于 Post on 2017-11-30 18:32:12
(1)K原子本身就很不稳定,遇到稳定环境能量当然会剧烈变化。算吸附能的时候不能按照气态K原子来作为参考,即便无法形成吸附态也不会以气态原子存在,应该按照bulk状态作为参考更为合适。
(2)显示的键只是个键,可能是通过元素、键长等因素简单判断是否显示成键(对应于2楼的说法),要根本上说明是否成键应当通过波函数或电荷分析。
(3)也有一部分交换-关联泛函本身的因素。

评分 Rate

参与人数
Participants 1
eV +1 收起 理由
Reason
sobereva + 1

查看全部评分 View all ratings

lc00 发表于 Post on 2017-11-30 16:36:06
lyfchem 发表于 2017-11-30 16:30
可以做个dos分析 或者COHP

恩恩。K原子最多与几个S成键呢?
lyfchem 发表于 Post on 2017-11-30 16:30:01
可以做个dos分析 或者COHP
lc00 发表于 Post on 2017-11-30 16:26:13
ggdh 发表于 2017-11-30 16:16
在你的图形程序中修改一下成键标准。不让K和Co或者Mo成键就行了。

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分析呢,我可以直接把所有的K-Co或者K-Mo成键删掉,只保留K-S键。
ggdh 发表于 Post on 2017-11-30 16:16:50
在你的图形程序中修改一下成键标准。不让K和Co或者Mo成键就行了。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20:36 , Processed in 0.28941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