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 |
ggdh 发表于 2017-6-1 18:50 昨晚又想了一晚,结合两位的解释 感觉大体上懂了。 非常感谢!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7-6-1 18:46 明白了,我之前一直想着把能带/能态和定域轨道对应起来...在看了各位的解释后觉得确实是有问题的. 我先尝试做个NBO分析来看看定域轨道和正则轨道看看, 谢谢卡卡老师的耐心解释! |
本帖最后由 ggdh 于 2017-6-1 18:57 编辑 聚苯胺“没有”非键态。一般所谓的非键态就是不参与成键的轨道。对于聚苯胺来说,只有C和N的1S电子才被认为是非键态。另外一种非键态的存在情况是有n电子(不参与派共轭的孤对电子)。聚苯胺中N的孤对电子参与共轭了,显然不能认为是n电子。 对于这个图CBM也是π*。肯定不是非键态。 另外判断非键态的一个标准,非键态在能带图上一定是直的。而能带图是直的,只能说是晶胞级别非键态,而不一定是原子级别的非键态。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1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1 |
光芒灬如雪 发表于 2017-6-1 17:35 因为VBM是由多个轨道共同构成,所以要分析每个轨道对VBM的贡献对吧 不是。我的意思是即便对于分子而言,如果只是给你个正则轨道的图形(不给出成分信息),要和那些价键的图像进行联系有时候也并不容易,但是定域轨道就很方便做到这一点。正则轨道和定域轨道可以相互变换,这样你可以把正则轨道看成那些定域轨道的叠加。当然,如果给定轨道的成分当然也可以根据贡献的成分作参考来进行判断。 如果我想从上面这个能带图中找出非键态对应的能带,就必须通过LMO(NBO)来分析N原子孤对电子对哪个轨道贡献最大来确定? 能带或者某个特定的能态(正则轨道)和定域轨道的本征值没有直接对应,但是也许可以通过原子轨道的成分进行判断,我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7-6-1 09:26 卡卡老师,你好 你的解释我似乎大体上能够理解,因为VBM是由多个轨道共同构成,所以要分析每个轨道对VBM的贡献对吧? 但事实上是该文章的作者在标注VBM的时候同时说明这是成键态,是作者的这个说法不准确?还是说有什么判断标准?(比如说VBM的80%以上由成键轨道构成,我们就认定它是成键态?) 按照老师你的建议,如果我想从上面这个能带图中找出非键态对应的能带,就必须通过LMO(NBO)来分析N原子孤对电子对哪个轨道贡献最大来确定? |
VBM不一定是成键轨道构成的,那些非键轨道也可能会对VBM或者其他占据态有贡献,只不过在正则轨道的表示不一定能看出来是孤对电子这样的图像,需要借助LMO之类的波函数分析手段才能弄清这个问题。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1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1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23:57 , Processed in 0.16059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