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吸附问题求教

查看数: 7567 | 评论数: 11 | 收藏 Add to favorites 3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1-4 15:26

正文摘要:

对于活性炭吸附重金属这个问题,研究了有段时间了,但是还是比较困惑,有以下几个问题,请各位老师指教一下: 1、对于物理吸附的话,研究最可能的吸附位点可以通过对活性炭模型进行静电势分析,找到极值点,从而进 ...

回复 Reply

小书童 发表于 Post on 2016-1-6 19:10:44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5 21:57
考察一下带NO和不带NO时,除了吸附能以外的差异。诸如原子电荷分布、Pb-C和Pb-N的键级、ELF图、密度差等 ...

老师另外几个问题能在给指点一下吗?,谢谢了
小书童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23:01:04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5 21:57
考察一下带NO和不带NO时,除了吸附能以外的差异。诸如原子电荷分布、Pb-C和Pb-N的键级、ELF图、密度差等 ...

老师,那其他几个问题呢?麻烦您解释一下,学生愚钝,希望老师多解释一些,马上就看到曙光了。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21:57:45
小书童 发表于 2016-1-5 21:33
1、老师您说的对,我也是想考察这些,尤其是你说的后者,考虑吸附后对C11的影响,可是具体可以从那些角度 ...

考察一下带NO和不带NO时,除了吸附能以外的差异。诸如原子电荷分布、Pb-C和Pb-N的键级、ELF图、密度差等等
各种分析都试试,最后发现哪个有用就讨论哪个
小书童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21:33:07
本帖最后由 小书童 于 2016-1-5 21:46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5 21:17
考察Pb与N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考察吸附NO后对C11区域的影响

1、老师您说的对,我也是想考察这些,尤其是你说的后者,考虑吸附后对C11的影响,可是具体可以从那些角度分析呢?请老师指点!
2、有人说分析电荷变化,可是我还是不能理解C11的电荷对吸附Pb本质的影响是什么?3、对于我的模型,老师我可以用ALIE来分析位点的活性吗(通过比较极小值的数值)?
4、鉴于我的模型,这个是静电吸引吗?如果是铅离子呢?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21:17:34
考察Pb与N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考察吸附NO后对C11区域的影响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13:50:42
前述就是双描述符、ALIE之类
你说的改性的具体情况我不清楚,描述不够确切。
小书童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12:55:07
老师您说的前述各种方法是?我不知道怎么去解释改性吸附其他气体,比如一氧化氮会使得邻位活性变大,吸附能增大。这个是什么导致的呢?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11:36:28
1 双描述符在这里有介绍:
亲电取代反应中活性位点预测方法的比较(doi: 10.3866/PKU.WHXB201401211)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methods for predicting the reactive site of nucleophilic reaction(doi: 10.1007/s11426-015-5494-7)
幻灯片:Predicting reactive sites(http://sobereva.com/234

原文:J. Phys. Chem. A, 109, 205-212

怎么算在Multiwfn手册4.5.5节和4.7.3节也详细说明了。


2 可以。是Multiwfn自定义函数27,看手册2.7节。不过这个函数定义不怎么样,只适合极小基。


3 重金属原子本身是电中性的,只能是共价相互作用。拿静电势考虑不合适。这么点体系你就直接把重金属放到不同位置计算吸附能,然后再考虑用前述各种方法进行解释,而没必要用它们进行预测。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6-1-5 00:20:00
1 我不知道你的重金属那部分的具体结构。如果主要是靠静电方式吸引来物理吸附,则通过静电势分析,可以考察活性炭表面静电势填色图定性讨论,也可以考察静电势极值点以更定量、准确地讨论。如果色散作用对吸附产生很大影响,光考虑静电势就不够了,应当实际摆放在不同位置进行优化,看看吸附在哪里吸附能最大。
2 ALIE可以讨论,也建议同时用双描述符考察。单靠静电势预测反应位点不合理,但如果ALIE、双描述符都区分不出来活性差异,可以同时结合静电势分析。
3 ALIE极大点没有意义。衡量不同位置吸收外来电子的能力,应该考察静电势以及局部电子亲和能。
4 讨论这个之前需要先弄清楚吸附的机理,如果是重金属与某个原子的静电吸引是关键,那么这个原子的原子电荷会明显影响吸附能。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8:38 , Processed in 0.19968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