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牧生 于 2025-4-10 10:16 编辑 Flyearth 发表于 2025-4-10 10:03 如果没有在体系中预先加入小块水合物晶体作为种子,一般很难看到水合物的形成。 如果你单纯的用tip4pice和甲烷来跑水合物的形成,温度设为260-240k之间,压力400bar以上,还有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甲烷水合物成核和生长。 这个过程具有随机性,可能跑了5微秒也没有,也可能1微秒就有了。 你这个体系中,看起来气体分子不是甲烷,需要自己再根据该种气体分子形成水合物的理论比例,确认好水气的个数比例。 |
Flyearth 发表于 2025-3-12 11:33 是正常的 |
牧生 发表于 2025-3-12 11:26 那在形成水合物结构之前,会出现气泡属于正常现象吗 |
本帖最后由 牧生 于 2025-3-12 11:27 编辑 Flyearth 发表于 2025-3-12 11:08 200 ns,其实挺短的。还需要更长时间。1万原子左右,4090一天大约能跑1500 ns。 按理论水气比应该多少,你就设置到差不多就行,不能明显偏离比例范围,这样才比较容易观察到形成水合物。 实际上,我自己也尝试过跑氢气水合物,从来没成功过。 但是我跑甲烷,CO2,硫化氢水合物都是没问题的。 |
牧生 发表于 2025-3-12 10:55 我是在250K、70MPa的条件下,把丙烷、氢气还有水放一块跑了200ns,本来是想合成掺氢的丙烷水合物的,后面看轨迹文件差不多刚刚跑一会就结成气泡了,感觉看不到合成水合物的可能性,有看到一些群里讨论说这种结晶要2000ns,也不知道是设置错误了还是步数不够,挺郁闷的 |
本帖最后由 牧生 于 2025-3-12 11:00 编辑 Flyearth 发表于 2025-3-12 10:14 解决了的啊,如果只是水和气体,就要比较低的温度和比较高的压力(如250K,30 MPa)。。 如果有种子,对温度和压力的需求就比较温和(如260K,10MPa)。 |
牧生 发表于 2021-8-21 15:28 我想问一下您解决了水结冰然后气体分子形成气泡的问题了吗,我现在也遇到了,我跑了200ns依然是这种情况,可以交流交流吗 ![]() |
xingxing123 发表于 2024-5-1 21:23 (1)是的 (2)我已经忘了,隐约记得是随便删了两个,此时不合理没关系,跑一下MD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xingxing123 于 2024-5-1 21:31 编辑 牧生 发表于 2021-9-16 12:34 楼主你好,我按照相关的步骤建立了水合物的单胞(如图所示),但是有些氢键没办法显示,我猜测是建模过程中删减氢原子出了问题。我想请教两个问题:(1)在步骤一中,把氢原子放在最后是(6 Put hydrogens at the end),再选择自动成键的操作是4 Reorder according to bonding (making indices contiguous in every fragment)这个选项吗?(2)步骤二中,手动删除O后面多余的氢原子是直接把O后面第三、四个氢删掉,还是随机删掉两个都可以呢? |
水合物单胞.png (15.37 KB,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47)
本帖最后由 牧生 于 2024-3-4 15:36 编辑 Dalin 发表于 2024-3-4 13:46 ![]() 该教程不一定全对,比如TIP4PICE的参数就需要使用更恰当的。 看我以前的 使用packmol建立冰水两相,低温高压下进行NPT,冰却融化了 - 分子模拟 (Molecular Modeling) - 计算化学公社 - 第2页 (keinsci.com)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3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3 | 谢谢 |
牧生 发表于 2021-9-16 12:16 老师,我进这个网址,里面原作者分享的文件失效了,您这边还有当时练习的相关文件资料嘛?感谢! |
本帖最后由 牧生 于 2022-8-2 17:51 编辑 faylovesnow 发表于 2022-7-26 21:16 我今天开始跑一下这个条件,也设定5 微秒。 试过了这个250 K温度和50 Mpa压力,很快就会出现笼状结构了。 |
牧生 发表于 2022-7-26 18:49 那是不是由于您模拟的温度和压力较文献高, so 在无晶种的情况下形成不了水合物呢?您有没有试试在250k和50Mpa条件下进行模拟呢 |
faylovesnow 发表于 2022-7-26 18:12 做出来了。我做的是275k,10mpa 有水合物晶种情况下,生长极为迅速。 没有晶种时,二氧化碳与水分开形成两相,跑了5微秒都不形成水合物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6 09:17 , Processed in 0.60718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