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找回密码 Forget password
 注册 Register

评价Au催化有机反应机理的水平选择

查看数: 14022 | 评论数: 6 | 收藏 Add to favorites 3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5-11-12 20:03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liyuanhe211 于 2015-11-12 20:05 编辑 正在准备报告,一篇Nature Comm. 计算了下图的 Au(I) 催化过程的中间体和过渡态的Free Energy,计算在 [M11-L/6-311+G(d) & SDD for Au//B3LYP/6-31+G(d) & ...

回复 Reply

liyuanhe211 发表于 Post on 2015-11-13 16:43:42
sobereva 发表于 2015-11-13 06:14
SDB有两种,SDB-cc-pVTZ、SDB-cc-pVQZ,都是大核赝势基组,只对Ga-Xe、In-Kr有定义(因此不能用到Au上 ...

明白了,抽空还需要系统的学一下相对论量子化学的知识。十分感谢。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5-11-13 06:14:38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5-11-13 03:58
感谢Sob老师的回复

文章见:dx.doi.org/10.1038/ncomms9617。是个有机方法学,正文部分计算部分讲的很 ...


SDB有两种,SDB-cc-pVTZ、SDB-cc-pVQZ,都是大核赝势基组,只对Ga-Xe、In-Kr有定义(因此不能用到Au上),分别是cc-pVTZ和cc-pVQZ的质量,专门结合Stuttgart-Dresden-Bonn赝势来使用。并且还可以加弥散函数。由于是大核赝势,计算速度快,但是精度显然不如小核的cc-pVTZ-PP、cc-pVQZ-PP。

SDB和SDD一样都考虑了标量相对论效应。

计算Au肯定要考虑相对论效应的,不考虑相对论甚至金都不呈金黄色。相对论效应的标量部分考虑起来最容易,用相对论赝势就行,此时对于一般用配合物结构、能量计算已经够了。

过渡金属M06就不错。M11L未必比M06L好。BP86也是很常用的,虽然古老,但是算配合物还挺稳健的。
liyuanhe211 发表于 Post on 2015-11-13 03:58:23
sobereva 发表于 2015-11-12 20:34
算单点时候加上弥散合适,对改进势垒计算有益。
优化时候没必要加那个弥散,还不如用6-311G*,这会更便宜 ...

感谢Sob老师的回复

文章见:dx.doi.org/10.1038/ncomms9617。是个有机方法学,正文部分计算部分讲的很少,与计算相关的其他有用信息不多,只描述了所用的方法,没有做解释。另外还有错误:正文中写的用M11-L Functional,SI里又写
Table 1. B3LYP and N12 absolute calculation energies, enthalpies, and free energies. ... The N12 functional, proposed by Truhlar et al., was used with a 6-311++G(d,p) basis set (SDD basis set for Au) to calculate the single point energies.

但是SI表的单元格中又写的是
E(solv-M11-L)

十分混乱。


之前最后一个问题想了解:经验上,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对Au配合物会造成多大误差。
提到SDB赝势是网上查到某英文材料有人说,相对论计算可以使用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的SDB ECP。我之前不了解SDB这个赝势,这么看这个说法应该不靠谱。

M11-L不理想的话,看到您之前的推荐,过渡金属的体系还是直接用M06较好?或B3LYP-D3?
liyuanhe211 发表于 Post on 2015-11-13 03:57:56
milkxx 发表于 2015-11-12 20:23
个人认为重原子的弥散函数比较重要,6-31+G(d) 可能结果会比6-31G(d)好很多。具体计算精度问题,建议你自己 ...

感谢回复,了解了,抽空找个小体系测试一下,opt和单点分别能提高多少
sobereva 发表于 Post on 2015-11-12 20:34:50
算单点时候加上弥散合适,对改进势垒计算有益。
优化时候没必要加那个弥散,还不如用6-311G*,这会更便宜结果还更好点。

这个体系也不很大,如果要精度更好并且机子也不错,不如在优化时用6-311G**;在单点计算时用ma-TZVP。金属都用SDD
另外,单点用M11L,几何优化用B3LYP,虽然也可以,但这个必要性文章应该说清楚(我没看文章)。还不如都用M11L。(不过我对M11系列不是很待见)

最后一句话没明白你的意思。SDB是大核赝势,要求精度的话不建议用。SDD精度就已经够了,非要更好可以对Au用def2-TZVP。4.3kcal能区分开。
milkxx 发表于 Post on 2015-11-12 20:23:03
个人认为重原子的弥散函数比较重要,6-31+G(d) 可能结果会比6-31G(d)好很多。具体计算精度问题,建议你自己试算一下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5:34 , Processed in 0.17406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Return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