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黑还黑 发表于 2019-11-25 22:19 谢谢老师的回复,我截断能取得比较高应该跟我选的是模守恒赝势有关,如果选超软应该就会低很多 |
收敛性测试让绝对能量收敛没有太大意义,尤其对于平面波基组的程序。只要相对能量收敛即可,没必要取到800eV这么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4847596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3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3 | 谢谢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9-11-22 17:01 谢谢卡卡开发老师,我今天用DFT-D修正看一下结果如何。 |
慕容轩逸 发表于 2019-11-22 15:47 如果让晶格结果更好看一点的话,也许DFT-D修正或者PBEsol也许可以,不过我觉得必要性不大。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4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4 | 谢谢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9-11-22 11:19 嗯嗯,多谢卡卡开发老师的指导,我可以充满信心进行下去了。 |
慕容轩逸 发表于 2019-11-22 08:56 完全没问题,这个误差在可接受的范围。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9-11-21 22:53 嗯,您说的确实对,LDA低估,GGA高估,GGA-PBE优化后的晶格常数误差a是4%,b是3%,c是0.3%,请问老师这个程度可以作为优化的结果进行下一步能量的计算吗? |
慕容轩逸 发表于 2019-11-21 20:45 一般HSE06对固体而言会好一些(当然不是绝对的,可以看下测试的文献)。应该不会LDA、GGA全部都高估吧,一般而言LDA会低估一些,GGA会高估一些。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4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4 | 谢谢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9-11-19 22:32 再次谢谢卡卡开发老师的回复,这两天做实验头有点晕没及时看帖子,真是不好与意思。 之所以用PBE0是因为我之前师姐算的时候用的这个函数,她告诉我在含有过渡元素的时候用PBE0更好一点,我自己在这方面确实不是很懂。LDA和GGA系列的几个函数优化完晶格常数误差在5%左右,这高出了可信度2%误差有点多啊,不知道老师您有什么看法? (计算相关的精度我选择的都是fine) |
慕容轩逸 发表于 2019-11-19 21:36 如果计算量比较大可以适当放宽一点,10meV/atom我个人觉得还是能接受的。原则上应该可以超软赝势优化结构。交换关联泛函用HSE06原则上应该更好,不知道你采用PBE0有啥其他说法。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4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4 | 谢谢 |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9-11-19 21:21 谢谢卡开发发老师的回复, 那老师您看就上述数据我选765ev和800ev之间单原子误差在7mev/atom这样是不是不可信的。 老师我还想问一下,GGA普遍计算带隙差值较大,我后期优化完,计算能量时采用杂化泛函如PBE0这种,应该是要匹配模守恒赝势,在优化时我用GGA匹配超软赝势,,计算带隙选PBE0匹配模守恒演示这样可以吗? |
那么啥叫相差不大呢?![]() 1、一般间隔按50eV往上增加。 2、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你用了模守恒赝势,模守恒赝势本身对动能截断需求就高。 1meV/atom这个标准并不是死的,根据研究的问题和计算能力可以适当调整,就优化晶格这个问题,建议不要太宽泛,否则可能导致优化过程难收敛。 |
参与人数Participants 1 | eV +3 | 收起 理由Reason |
---|---|---|
| + 3 | 谢谢 |
手机版 Mobile version|北京科音自然科学研究中心 Beijing Kein Research Center for Natural Sciences|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419号|计算化学公社 — 北京科音旗下高水平计算化学交流论坛 ( 京ICP备14038949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8 01:33 , Processed in 0.187741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