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关于分子轨道成分分析的求助
[打印本页]
作者Author:
chenzhiyong
时间:
2017-11-21 17:32
标题:
关于分子轨道成分分析的求助
本人已经拜读了sob老师的谈谈轨道成分的计算方法的帖子
http://sobereva.com/131
,仍然有以下几个疑惑,望懂得的人能够帮我解答一下。
1.我想计算一个分子的LUMO、LUMO+1以及LUMO+2的分子轨道成分(原子轨道所占成分),我想知道NAO方法到底适不适合研究LUMO、LUMO+1以及LUMO+2的轨道成分?(方法1:SCPA基函数加和方法、方法2:NAO方法、方法3:AOIM方法)。我看完sob老师帖子后的理解是SCPA基函数加和方法可以用,但是要慎重选择基组(基函数太多不利于基函数与原子轨道的对应关系,基组不能含有弥散函数)。NAO方法不适合用于研究虚轨道,即空轨道。AOIM方法是最合适的,但是程序不好做。
2.Gaussian手册中有一组关键词pop=Orbitals=N pop=ThreshOrbital=N可以输出每个轨道的布居分析,在输出文件的Atomic contributions部分给出了每个有关原子给定角动量基函数的小数贡献。这个值是否就是分子轨道成分的原子轨道所占成分?如果是的话,是否是对应的Mulliken基函数加和方法?
求解释。。。
作者Author:
chenzhiyong
时间:
2017-11-23 17:04
自己顶一下,求算过的人一起讨论下。
作者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11-25 14:06
1 建议用SCPA。
NAO轨道太倾向于描述占据电子了,导致讨论空轨道时候non-Lewis成份往往太大而不可忽视,即便是低阶的空轨道。
2 Multiwfn也同样可以输出各个角动量对轨道的贡献,但这是不分壳层的,比如s贡献60%,你不去看Multiwfn输出的更细节的信息(各个壳层的贡献),是没法知道1s、2s、3s...各贡献多少的。
不建议用Gaussian那个关键词,输出的信息不易阅读也不灵活。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