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请教算CCSD(T)单点能因T1诊断值太大而能量不准?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快乐如我    时间: 2017-6-9 01:42
标题: 请教算CCSD(T)单点能因T1诊断值太大而能量不准?
请教各位前辈,我用BMK/Def2-TZVP优化一个主族反应物cluster,然后用CCSD(T)计算单点能,因为T1诊断值太大(0.029左右),导致加上单点能后的势能面能量完全偏离了DFT的能量(优化其他产物及过渡态都没有问题,T1值都在0.015左右),加大基组计算CCSD(T)能稍微降低T1值(从0.029降到0.028),但仍然解决不了能量不准的问题。。。
希望有经验的前辈帮帮忙

作者
Author:
jjjspring    时间: 2017-6-9 02:35
T1诊断值略大只能说明有一定多参考态特征,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用一个DFT的能量来判断CCSD(T)的能量准不准。如果计算都正确我宁愿相信CCSD(T)的能量,DFT对多参考态特征强的体系也不怎么适用,再说这个T1也没有特别大。。。
作者
Author:
快乐如我    时间: 2017-6-9 04:14
jjjspring 发表于 2017-6-9 02:35
T1诊断值略大只能说明有一定多参考态特征,但无论如何都不能用一个DFT的能量来判断CCSD(T)的能量准不准。如 ...

谢谢您的回复。
我用了很多DFT方法,能量都差不太多,而且跟我实验数据对应很好,用CCSD(T)单点能校正后,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直接从十几千焦变成了两百多千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主要就是反应物母体离子CCSD(T)能量不准,导致势能面整体能量偏差太大。。。
T1诊断值确实不是特别大,但针对我这个反应体系却影响很大。。
除了采用多参考态方法外,有没有其他方法能降低CCSD(T)的T1诊断值呢?
作者
Author:
jjjspring    时间: 2017-6-9 04:43
200kJ的误差就不能叫误差了,很可能是错误,估计不是T1diag的问题。用的是同样的基组?
作者
Author:
liyuanhe211    时间: 2017-6-9 08:02
CCSD(T)与预期不同就怀疑T1的思路感觉就像DFT不好就怀疑自旋污染一样。看对比一下比如顺便产生的HF、MP2等水平差值看是否合理。再看看有没有波函数稳定性问题。
作者
Author:
xujian    时间: 2017-6-9 08:34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7-6-9 08:02
CCSD(T)与预期不同就怀疑T1的思路感觉就像DFT不好就怀疑自旋污染一样。看对比一下比如顺便产生的HF、MP2等 ...

李老师,波函数稳定性问题该从哪里看啊
作者
Author:
xujian    时间: 2017-6-9 08:44
快乐如我 发表于 2017-6-9 04:14
谢谢您的回复。
我用了很多DFT方法,能量都差不太多,而且跟我实验数据对应很好,用CCSD(T)单点能校正后 ...

在这篇文献(JPCA, doi:10.1021/acs.jpca.5b12275)中,有几个过渡态的T1Diag大于0.03,算出来的能量跟高精度的热力学组合方法W1BD也很接近,比多参考态CASPT2吻合的还更好些,所以T1Diag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6-9 10:22
xujian 发表于 2017-6-9 08:44
在这篇文献(JPCA, doi:10.1021/acs.jpca.5b12275)中,有几个过渡态的T1Diag大于0.03,算出来的能量跟高精 ...


不要对T1诊断值过于敏感,此指标过于片面
不代表超过0.02乃至0.03,CCSD(T)结果就不佳,更没法直接说DFT的结果可靠性就差。
这里有一批分子的T1诊断值http://bbs.keins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60
很多超过0.02乃至0.03的,比如四羰基镍,用DFT、CCSD(T)都可以很好描述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6-9 10:22
xujian 发表于 2017-6-9 08:34
李老师,波函数稳定性问题该从哪里看啊

stable关键词检测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6-9 10:24
快乐如我 发表于 2017-6-9 04:14
谢谢您的回复。
我用了很多DFT方法,能量都差不太多,而且跟我实验数据对应很好,用CCSD(T)单点能校正后 ...


多参考方法并不是降低CCSD(T)的T1诊断值,而是对于T1诊断值很高的时候,有必要用多参考方法,以得到靠谱结果。
基于DFT轨道做CCSD(T)倒是让T1诊断值大幅降低,但是结果不中用,见这里的测试
各种后HF方法精度简单横测
http://sobereva.com/378
取消冻核近似,倒是可以让T1诊断值明显降低一些,见这里的对比http://bbs.keinsc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60

作者
Author:
xujian    时间: 2017-6-9 11:15
快乐如我 发表于 2017-6-9 04:14
谢谢您的回复。
我用了很多DFT方法,能量都差不太多,而且跟我实验数据对应很好,用CCSD(T)单点能校正后 ...

请教一下楼主,您是否遇到过CCSD不收敛的问题,不知道您如何解决。我只会用CCSD(T),NOCHECK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7-6-9 11:19
xujian 发表于 2017-6-9 11:15
请教一下楼主,您是否遇到过CCSD不收敛的问题,不知道您如何解决。我只会用CCSD(T),NOCHECK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67)
作者
Author:
快乐如我    时间: 2017-6-9 17:33
liyuanhe211 发表于 2017-6-9 08:02
CCSD(T)与预期不同就怀疑T1的思路感觉就像DFT不好就怀疑自旋污染一样。看对比一下比如顺便产生的HF、MP2等 ...

谢谢老师的回复。
我又检查了顺便产生的HF、MP2等水平差值,同CCSD(T)一样偏差很大,用stable测试波函数稳定性也没有发现问题。。
所以现在我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不行我就只能用相同DFT方法做单点能校正了。。
作者
Author:
outing    时间: 2018-1-11 23:01
请教大神问题,假设说,我判断出一个体系应该考虑一下多参考特征,那么这个多参考特征在计算上应该怎么实现?    另,这个多参考特征该怎么理解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8-1-14 23:57
outing 发表于 2018-1-11 23:01
请教大神问题,假设说,我判断出一个体系应该考虑一下多参考特征,那么这个多参考特征在计算上应该怎么实现 ...

用CASPT2、MRCI之类方法
静态相关强的体系,通常需要用多参考方法才能较准确描述
作者
Author:
嘤嘤嘤    时间: yesterday 21:46
sobereva 发表于 2017-6-9 10:22
stable关键词检测

老师,我用的dlpno-ccsd(t)方法做的单点计算,结果显示单点的能量和DFT下的相对能量差了近27kcal/mol。当时普通计算单点是波函数不收敛,后来加了! DLPNO-CCSD(T) TightSCF tightpno kdiis RIJCOSX noautostart miniprint SlowConv noTRAH
! NOPOP NOPRINTMOS
%SCF
CNVShift true
LShift 0.5
ShiftErr 0.1
end这一堆关键词就收敛不报错了,但是能量还是很高。请问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啊?这是一个自由基和分子组合的复合物体系。我刚才用ccsd(T1)算了一下T1诊断值是0.252,也还好
作者
Author:
zjxitcc    时间: yesterday 22:04
本帖最后由 zjxitcc 于 2025-8-21 22:16 编辑
嘤嘤嘤 发表于 2025-8-21 21:46
老师,我用的dlpno-ccsd(t)方法做的单点计算,结果显示单点的能量和DFT下的相对能量差了近27kcal/mol。当 ...

(1)先检验UHF波函数稳定性,如果不稳定,则不能做DLPNO-CCSD(T)计算,需要先将波函数优化至稳定。
如何在ORCA中检验波函数稳定性?很简单,输入文件格式为
! UHF 基组 RI加速 格点等等 去掉DLPNO-CC的关键词
%scf
STABPerform true
STABRestartUHFifUnstable true
STABMaxIter 500
STABDTol 1e-5
STABRTol 1e-5
end
这个任务算出来的UHF能量必须与你之前DLPNO-CCSD(T)任务中的UHF能量相等,证明收敛到了同一个解,然后这个任务会给出是否稳定的结论,如果不稳定它会自动优化至稳定。

(2)如果波函数稳定,但DLPNO-CCSD(T)相对能量仍然异常,可以看我前两天对一个自由基体系的详细解答,体系存在两个UHF稳定解,若使用较高能量的UHF解进行后续计算,能量会异常。
“求助ORCA DLPNO-CCSD(t)-F12计算能量异常问题”其中8L的回复
http://bbs.keinsci.com/thread-55176-1-1.html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