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D带中心计算与文献偏差较大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wilesyu    时间: 2025-6-24 15:47
标题: D带中心计算与文献偏差较大
本帖最后由 wilesyu 于 2025-6-24 15:52 编辑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3)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3)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2)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24) 在复现文章中d带中心计算的时候,复现失败,按照文章中的意思,其Cu原子的引入可以调整Fe的D带从而增加吸附。但我计算结果显示Cu加入后结果相反,请各位大佬指点一下,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第一个图片是文献中的图(文献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2-5091-y),第二幅图为Cu参入后Fe原子的D带,第三幅图为未参入Cu的D带。D带计算结果由vaspkit获得。第四幅图为结构优化后得到的结果。原始结构可在附件中获得。
作者
Author:
icbc    时间: 2025-6-24 21:17
先看看人家作者写的计算参数,先和他统一参数在比较结果
作者
Author:
wilesyu    时间: 2025-6-24 22:16
icbc 发表于 2025-6-24 21:17
先看看人家作者写的计算参数,先和他统一参数在比较结果

没太明白,我的INCAR文件中哪个参数设置的有问题,麻烦您给指点一下。
作者
Author:
54687    时间: 2025-6-29 11:50
1、结构优化的ISPIN=2被你注释掉了,离子步NSW=100可以设置更大点;
2、做单点能计算尽可能读取结构优化时输出的波函数和电荷分布,这不仅能大大加快计算进度,而且能获得更精准的基态波函数;
3、进行DOS计算时,设置ICHARG=11(又被你注释掉了),并且增大KPOINTS
作者
Author:
wilesyu    时间: 2025-7-3 00:07
54687 发表于 2025-6-29 11:50
1、结构优化的ISPIN=2被你注释掉了,离子步NSW=100可以设置更大点;
2、做单点能计算尽可能读取结构优化时 ...

好的,我再研究一下脚本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