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求助:GMX+Metadynamics计算小分子穿膜能垒的plumed设置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含光君    时间: 2025-4-3 10:13
标题: 求助:GMX+Metadynamics计算小分子穿膜能垒的plumed设置
大家好,

我想通过增强采样方法研究小分子穿越溶液表面两亲分子膜的能垒。

在plumed输入文件中,我将小分子的质心z坐标(pz)定义为CV (collective variable), 但是不知道是否需要固定住其质心的x,y坐标

下面是比较困惑的地方:
一方面,如果不固定住,模拟轨迹中小分子看起来就在整个盒子中自由移动,不知由此得出的G~pz曲线是否有意义。
另一方面,如果固定住,由于表面两亲分子不是规则排列的,小分子从不同区域穿过界面能垒大概率不一样。


模拟盒子信息:体系中有一个水层,水层表面是一层两亲分子膜,体系中有一个小分子。

(, 下载次数 Times of downloads: 3)

Plumed输入文件:
  1. MOLINFO STRUCTURE=reference.pdb

  2. LIM: GROUP NDX_FILE=index.ndx NDX_GROUP=LIN
  3. c1: COM ATOMS=LIN
  4. p: POSITION ATOM=c1

  5. uwall: UPPER_WALLS ARG=p.z AT=7  KAPPA=3000
  6. lwall: LOWER_WALLS ARG=p.z AT=-7 KAPPA=3000

  7. metad: METAD ...
  8. ARG=p.z
  9. SIGMA=0.10
  10. PACE=500
  11. FILE=HILLS
  12. TEMP=300
  13. HEIGHT=0.5
  14. GRID_MIN=-10 GRID_MAX=10 GRID_BIN=2400
  15. ...

  16. PRINT ARG=p.z FILE=COLVAR STRIDE=1
复制代码




作者
Author:
student0618    时间: 2025-4-3 13:32
在膜的不同位置umbrella sampling 再比较能垒是否很大差别的话,不是更有效率吗?还可以用gmx自带的pull code比plumed跑得快。
作者
Author:
含光君    时间: 2025-4-3 14:05
本帖最后由 含光君 于 2025-4-3 16:50 编辑
student0618 发表于 2025-4-3 13:32
在膜的不同位置umbrella sampling 再比较能垒是否很大差别的话,不是更有效率吗?还可以用gmx自带的pull co ...

谢谢!

这里您指的是跑多个PMF比较不同区域过膜的能垒,最后取个平均嘛?

以及,不带plumed大概可以快多少呢?

作者
Author:
Acee    时间: 2025-4-5 14:41
plumed慢的头发昏, 不如gmx原生pull code或者colvars插件
作者
Author:
含光君    时间: 2025-4-6 15:03
Acee 发表于 2025-4-5 14:41
plumed慢的头发昏, 不如gmx原生pull code或者colvars插件

哦哦好,谢谢大佬!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