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4.18.3 JCTC,2,2498方法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2 04:37
标题: 4.18.3 JCTC,2,2498方法的疑问
按照4.18.3的方法处理了我的分子的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的电荷密度差(下图),然后进行了C+,C-的计算(上图),
想问一下Transferred charge的数值 可以认为是从右边蓝色中心电子转移到了左边绿色中心的电子数吗?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11-12 05:21
Transferred charge指的是对密度差当中正值(或负值)部分的积分值。即绿色或蓝色部分对应的量。当然啦,从DISLIN.PNG中看到蓝色并不都是在右边,绿色也不都是在左边,有相互穿插。capture.png是把转移电荷的分布位置进一步抽象化后的结果。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2 05:28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2 05:21
Transferred charge指的是对密度差当中正值(或负值)部分的积分值。即绿色或蓝色部分对应的量。当然啦,从 ...

那该如何分析大概多少电子从右边部分转移到左边呢?

PS: sob大大这么晚不睡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2 05:36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2 05:21
Transferred charge指的是对密度差当中正值(或负值)部分的积分值。即绿色或蓝色部分对应的量。当然啦,从 ...

能不能 只积分右边分子的 电子密度差,这样肯定正负电荷的数目不相同(正电荷绝对值比负电荷绝对值大)因为右边这部分失去电子。

然后再用这个正电荷绝对值减去负电荷绝对值,得出净的正电荷数目,作为失去(转移)的电子数?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11-12 09:02
wswrpd 发表于 2016-11-12 05:28
那该如何分析大概多少电子从右边部分转移到左边呢?

PS: sob大大这么晚不睡


你直接算激发态和基态的那个片段的电荷求差即可。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5 04:50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2 09:02
你直接算激发态和基态的那个片段的电荷求差即可。

能不能详细说明一下,怎么能只计算那个片段的电荷差?
直接用3.1的Defining molecular fragment会不会导致其他原子在我关心的那部分会有电子密度的贡献?虽然用的base 是6-31G**,估计不会有弥散效应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5 05:15
我试了一下,发现怎么定义合适的空间有点难,比如定义右边的Pe部分,怎么设置即使看了说明书的3.6节还是不会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5 07:02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2 09:02
你直接算激发态和基态的那个片段的电荷求差即可。

我用了3.6的方法,用了两个原子的中心点,然后设置了蓝色Box的范围。
然后这样的结果能不能说,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蓝色部分框中的分子失去了约0.57个电子?
图片在下一楼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5 07:02
图片在这里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11-15 07:20
wswrpd 发表于 2016-11-15 04:50
能不能详细说明一下,怎么能只计算那个片段的电荷差?
直接用3.1的Defining molecular fragment会不会导 ...


对基态和激发态波函数文件,都用主功能7计算原子电荷(支持多种原子电荷计算方法,用哪个随便。ADCH/Becke/Hirshfeld/拟合静电势电荷并不怕弥散函数),片段内原子电荷加和就是片段电荷。对于>=3.3.9版,也可以直接用主功能7的选项-1来定义片段,直接得到片段电荷省得再手动加和。
这跟手册3.1那个完全无关。

发帖时候应尽可能把要说的整合在一起而不是分着发。发帖之后选“编辑”可以对贴子进行修改和补充。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5 07:44
本帖最后由 wswrpd 于 2016-11-15 08:21 编辑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5 07:20
对基态和激发态波函数文件,都用主功能7计算原子电荷(支持多种原子电荷计算方法,用哪个随便。ADCH/Be ...

抱歉,写多了。
使用7功能用的是wfn文件吗?
简单看了一眼 ADCH方法是强烈推荐的。
另外9楼的方法可行吗?
-------------------------------------------------
补充一下,按照sob大大你的方法ADCH算了一下,激发态的fragment charge 0.626902(如下图1),基态的0.054497(如下图2),两者的差值0.572405
基本与我9楼的计算结果相同(失去/转移0.57个电子)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11-15 10:44
wswrpd 发表于 2016-11-15 07:44
抱歉,写多了。
使用7功能用的是wfn文件吗?
简单看了一眼 ADCH方法是强烈推荐的。

主功能7计算原子电荷视方法不同,有的需要.fch文件(如Mulliken、SCPA),有的则.fch和.wfn都可以

9楼方法可行。ADCH的这个结果很合理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15 12:06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5 10:44
主功能7计算原子电荷视方法不同,有的需要.fch文件(如Mulliken、SCPA),有的则.fch和.wfn都可以

9楼 ...

谢谢!这个贴子可以冻结了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23 06:01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15 10:44
主功能7计算原子电荷视方法不同,有的需要.fch文件(如Mulliken、SCPA),有的则.fch和.wfn都可以

9楼 ...

sob老师,再追加一个问题,4.18.3分析激发态和基态的电荷差,而且计算得到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的方法,必须要求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核坐标一致。也就是垂直激发。

如果我想知道比如第一激发态的optimized 结构(也就是adiabatic excitation)的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的方法,那该怎么办呢?

谢谢!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11-23 09:06
wswrpd 发表于 2016-11-23 06:01
sob老师,再追加一个问题,4.18.3分析激发态和基态的电荷差,而且计算得到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的方法 ...

没法弄。此时只能计算原子电荷,讨论片段电荷的变化。
作者
Author:
wswrpd    时间: 2016-11-23 11:59
sobereva 发表于 2016-11-23 09:06
没法弄。此时只能计算原子电荷,讨论片段电荷的变化。

唉,可是这样,只能知道片段电荷的得失电子的总数,没法知道正负电荷中心的位置啊。。。。

如果用激发态的opt的结构来计算基态的电荷密度,然后再做类似的电荷密度差能不能算一种合理的近似,毕竟我处理的分子激发态opt的结构和基态的结构相差很小
作者
Author:
sobereva    时间: 2016-11-23 18:50
wswrpd 发表于 2016-11-23 11:59
唉,可是这样,只能知道片段电荷的得失电子的总数,没法知道正负电荷中心的位置啊。。。。

如果用激发 ...


基于原子电荷的变化量,依然可以得到正电和负电中心。只不过是计算质心位置时候把对密度函数的积分离散化而已。

你那种做法就相当于考察垂直发射过程的电荷分布变化(的逆过程)了。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