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吸附计算的一些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Author:
liu_tiao    时间: 2016-11-9 17:39
标题: 吸附计算的一些疑问?
第一个问题:吸附计算之后,如何判断吸附分子和表面原子是否成键了呢,根据文献和吸附能是正数,(吸附前能量减去吸附后能量),应该是成键了的。但是我的建模工具在有的吸附构型的时候没显示成键。我看了一下,可能成键原子之间距离在0.26nm左右。第二个问题:计算的是ABCDE五种分子,他们都有稳定的构型(吸附能+0.3~0.6 eV),吸附能大小为A<B<C<D;但是因为空间位阻,CDE还有不稳定的构型(吸附能-0.2 eV);实验中观测到的反应速率为A>B>C>D>E。这里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
因为正在写小论文和毕业论文,求大神指导一下。免得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不太严谨。

作者
Author:
jiewei    时间: 2016-11-10 09:11
判断吸附分子和表面原子是否成键了呢:
1) 键长判定法
2)结合能判定法(注意结合能指优化后的AB能量减去在AB中A以及B的能量,其中A和B不再优化,能量约大于2eV 可认为成半键以上)
3)电子密度差法: 成键的原子之间的电子密度差具有明显的成键特性(排斥为主,且范围较大,等值面较大),而物理吸附等值面小且展示出部分电子聚集效应。
4)键级判定法。
作者
Author:
lc00    时间: 2016-11-10 09:45
jiewei 发表于 2016-11-10 09:11
判断吸附分子和表面原子是否成键了呢:
1) 键长判定法
2)结合能判定法(注意结合能指优化后的AB能量减去 ...

键长判定法,一般键长在什么范围之间,就可以认为成键了呢?

作者
Author:
卡开发发    时间: 2016-11-10 09:59
建模工具显示的是否成键没啥实际用场,这类问题没少被人吐槽http://bbs.keinsci.com/forum.php ... 3&highlight=CCL,判断标准你可以参考@jiewei兄的4点。

键长方面的比较可以以两原子共价半径/金属半径之和做参考,当然这只是参考,不能作为充分的标准。比较合理的半定量方式还是借助电子结构分析的方法比较好,如AIM等。

反应速率与吸附能的因果关系是?产物的吸附能大也有可能导致脱附困难。
作者
Author:
liu_tiao    时间: 2016-11-10 12:15
卡开发发 发表于 2016-11-10 09:59
建模工具显示的是否成键没啥实际用场,这类问题没少被人吐槽http://bbs.keinsci.com/forum.php?mod=viewthr ...

是啊,卡哥,吸附能和反应活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只能尽量用算出来的吸附能规律,来解释一下反应活性了。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