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化学公社
标题:
药物Ⅰ相代谢中氧化反应活性位点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Author:
yanpan
时间:
2021-1-3 20:18
标题:
药物Ⅰ相代谢中氧化反应活性位点问题
阅读一篇关于蓝萼甲素的体内代谢学位论文,对其氧化产物鉴定产生疑问。
文中多次提及"具有较大电子云密度的位置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这一概念
,如图2中,通过质谱碎片离子发现药物体内氧化发生在A环,然后
其结论
“
由于甲基是给电子基,羰基是吸电子基,具有较大电子云密度的位置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M17 可能是 A 环的 C1位发生了氧化反应
。”,无法找到其他能佐证该观点文献
疑问:1.可以通过电子云密度直接判断氧化(体内氧化)可能活性位点?
2.对于烷烃类药物经CYP-50酶系氧化生成含自由基中间体,在经过转化生成羟基化合物,这种情况似乎无法采用福井函数的亲电亲核解释。即氧化反应,中间体的活性位点是否有好的方法确定?
《药物代谢》书中写到“”在反应过程中,氧分子的一个氧加入到底物分子中,另一个氧来源和来源于辅酶NADPH+H+中的氢形成水。
如图3,这种反应活性位点可以采用什么方式预测么,如福井函数,静电势?但无法确定该氧化属于亲电或亲核。
3.当烷基碳原子和sp2碳原子相邻时,如羰基的a碳原子、芳环卞位碳原子和双键的a碳原子,由于sp2碳原子的作用,使得活化反应性增强,易发生氧化生成羟基化合物。这里羰基作为吸电子基团,旁边的碳电子云不应该低么,反而能易于氧化?
欢迎光临 计算化学公社 (http://ccc.keinsc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